你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技术文章

CAD模型3D打印的技巧分享

日期:2025-10-28来源:诺铂智造

64.7K

由于3D打印零件是一层一层堆出来的,工程师们在设计三维模型时总会遇到些别具一格的挑战——连地心引力都得考虑进去!下面这些设计要点,不管用哪款三维软件都得特别注意。

打印方向的门道

要设计或优化3D打印零件,首先得确定打印方向。虽然高度降低通常能省时省钱,但最终往往还是精度和强度更重要。

一般来说,建议把细节更丰富的那面朝上摆放。圆柱结构在横截面平行于打印平台时精度最高。优化核心目标是减少支撑材料的使用,降低截面突变导致的材料收缩影响。想深入了解摆放方向的影响?推荐去瞅瞅相关技术文章。

三维模型里的弯曲玄机

如果按图1示意图打印,朝上的圆柱会比侧面的精度更高。但要是把模型转个45度(如图2),两个圆柱的精度就一致了。

3d打印CAD模型1.png

3d打印CAD模型2.png

注意:这里特意切了个平面当底座,方便打印时支撑。现在两个圆柱都以45度角打印,自己就能站稳脚跟。

45度自支撑法则

大多数需要支撑的3D打印技术中,倾斜超过45度的面都能自己立得住。精简支撑是省钱关键——毕竟每多一份支撑,材料成本、打印时间和后期处理都得加码。有些特殊材料或工艺可能需要55度以上才能自支撑,而像选择性激光烧结和多射流熔融这两种技术压根不需要支撑。

圆角——精度与强度的神器

想提升3D打印件的精度和强度的话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所有内外直角加圆角。这招能缓解材料层层堆积时的收缩问题,让零件更精准,表面更光洁。同时圆角还能分散应力,让零件更结实耐用。

某些材料和工艺(比如钛金属激光烧结),不加圆角打印时零件可能会因收缩而开裂。其实只要加个0.5毫米的小圆角,风险就能大大降低。

虽然加圆角能消除悬空面,但零件可能还是偏厚。这时候不妨把内部掏空,让壁厚更均匀,再加点圆角让过渡更顺滑。

壁厚均匀之道

很多打印技术都怕材料收缩,这会影响精度和颜值。当零件截面突然变厚时尤其明显。建议把厚实区域掏空,并留出开口,方便打印后清理支撑和残留料。

如果用的是熔融沉积成型技术,这条可以忽略。毕竟它自带内部填充黑科技,即使模型本身厚度变化很大,实际打印的壁厚依然能保持均匀。

关于诺铂

4.png